在水處理領域,手動SDI測試儀是評估水質污染程度的常用設備。其檢測結果直接關系到反滲透膜等水處理設備的運行效率與使用壽命。掌握快速解讀檢測結果的方法,能及時調整水處理方案,保障系統穩定運行,以下為詳細指南。?
了解檢測原理是準確解讀的基礎。
手動SDI測試儀基于微孔濾膜過濾原理,通過測量特定壓力下,一定體積水樣過濾所需時間,計算單位時間內濾膜堵塞速率,進而得出污染指數。理解這一原理,有助于從本質上把握檢測結果的含義——指數越高,表明水中膠體、懸浮物等污染物含量越高,水質污染越嚴重,對后續水處理設備的潛在危害越大。?
明確檢測流程與關鍵數據。檢測時,先將0.45μm濾膜安裝到測試儀中,以0.21MPa壓力過濾水樣,記錄較初500mL水樣的過濾時間T1,并每隔15分鐘記錄一次相同體積水樣的過濾時間,連續測量4次,得到T15、T30、T45。這些時間數據是計算SDI值的核心,過濾時間越長,意味著濾膜堵塞越嚴重。?
掌握SDI值計算與結果解讀。根據公式SDI=15(1−TiT1)×100(i為15、30、45)計算污染指數,取三次計算結果的平均值。當SDI值<3時,水質清潔,適合反滲透系統長期穩定運行;3≤SDI值<5,水質一般,需加強預處理;5≤SDI值<7,水質較差,可能導致反滲透膜較快堵塞,需優化預處理工藝;SDI值≥7時,水質污染嚴重,必須立即采取有效處理措施,否則會對膜元件造成不可逆損壞。?
關注檢測過程中的異常現象。若測量過程中,過濾時間急劇增長,遠超正常趨勢,即便未完成4次測量,也能初步判斷水質污染嚴重;若過濾時間異常穩定且極短,可能是濾膜安裝不當或破損,需重新檢測。同時,結合水樣的顏色、渾濁度等表觀特征輔助判斷,例如水樣渾濁時,SDI值通常較高。?

通過理解原理、把握關鍵數據、熟練計算與分析,再結合異?,F象判斷,便能快速且準確地解讀手動SDI測試儀的檢測結果,為水處理工藝優化提供有力支持。